青脚鹬:修订间差异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11个中间版本) | |||
第28行: | 第28行: | ||
|丘鹬科 | |丘鹬科 | ||
|} | |} | ||
== '''体长''' == | == '''体长''' == | ||
30~35 cm | |||
== '''翼长''' == | == '''翼长''' == | ||
68~70 cm | |||
== '''生境''' == | == '''生境''' == | ||
活动于沿海滩涂、内陆沼泽、河流、湖泊、池塘、盐田、水田等多种湿地生境,适应性强。 | |||
== '''鸣声''' == | == '''鸣声''' == | ||
飞行时发出响亮而有辨识度的降调笛音“tyu~tyu ~tyu”,通常重复3次,也会持续鸣叫;示警时发出单音节、尖锐的“chip”声。 | |||
== '''识别''' == | == '''识别''' == | ||
中型偏灰色鹬。跗跖粗壮近绿色,灰色喙长而粗且略向上翘。上体灰褐色并具杂斑,翼尖和尾部横斑近黑色,下体白色,喉、胸和两胁具褐色纵纹。背部白色长条于飞行时尤为明显。翼下具深色细纹(小青脚鹬为白色)。与泽鹬的区别在于体型较大、跗跖较短且鸣声独特。 | |||
== '''分布''' == | == '''分布''' == | ||
繁殖于古北界从英国至西伯利亚,越冬于非洲、南亚次大陆、东南亚、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在中国为常见冬候鸟,迁徙时见于大部地区,集大群越冬于西藏南部及长江以南包括台湾、海南在内的大部地区。 | |||
[[文件:GROMS-小青脚鹬-1.jpg|缩略图]] | [[文件:GROMS-小青脚鹬-1.jpg|缩略图|青脚鹬分布图]] | ||
[[文件:GROMS-青脚鹬-1.jpg|缩略图]] | [[文件:GROMS-青脚鹬-1.jpg|缩略图|青脚鹬分布图]] | ||
== '''习性''' == | == '''习性''' == | ||
喜沿海和内陆的沼泽及大河的泥滩。通常单独或三两成群。觅食时喙在水里左右甩动,并紧张地上下点头。 | |||
== '''迁徙''' == | == '''迁徙''' == | ||
洲际性迁徙大多数是迁徙性的,尽管有些种群只进行短距离迁徙。迁徙以广阔的前线陆地迁徙为主,但最多的鸟类通过沿海地区。在欧洲主要是从南西南向迁徙。渡鸟在晚年4月底至5月中旬在瓦登海(Wadden Sea)停歇和换羽,许多芬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鸟类选择这里作为中途停歇地和换羽地;其中一部分鸟类继续迁往摩洛哥。大多数古北界的鸟类都是横跨撒哈拉沙漠的候鸟。一些非繁殖鸟类全年停留在南方。春季迁徙更为直接,没有大规模的沿海集中迁徙。从俄罗斯越冬的鸟类被认为会穿越东欧和南欧。在东亚,它们经过千岛群岛、司令群岛、朝鲜、日本、中国东北和新几内亚,主要迁徙到澳大利亚北部沿海。雌鸟在6月下旬开始迁徙,但大多数成年鸟类在7月抵达瓦登海,随后是幼鸟在8月抵达。它们在8月至9月抵达南非和澳大利亚,3月早些时候开始北迁;抵达西澳大利亚后可能会继续向东南方向迁徙;东南澳大利亚的数量会继续增加,直到3月。(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 (eds), 1996) | |||
== '''参考文献''' == | == '''参考文献''' == | ||
== '''相关照片''' == | == '''相关照片''' == | ||
{{PackedGallery|images=阿池-青脚鹬-4.JPG;拍摄者:阿池,阿池-青脚鹬-1.JPG;拍摄者:阿池,阿池-青脚鹬-3.JPG;拍摄者:阿池,阿池-青脚鹬-2.JPG;拍摄者:阿池,大篩子-青脚鹬-1.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青脚鹬-2.jpg;拍摄者:大篩子,刘洁芸-青脚鹬-1.jpg;拍摄者:刘洁芸}} | |||
== '''相关视频''' == | == '''相关视频''' == | ||
第73行: | 第66行: | ||
[[分类:物种]]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79行: | 第71行: | ||
[[分类:鸻形目]] | [[分类:鸻形目]] | ||
[[分类:丘鹬科]] | [[分类:丘鹬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14:21的最新版本
编号 | 375 |
中文名 | 青脚鹬 |
英文名 | Common Greenshank |
拉丁名 | Tringa nebularia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鸻形目 |
科 | 丘鹬科 |
体长
30~35 cm
翼长
68~70 cm
生境
活动于沿海滩涂、内陆沼泽、河流、湖泊、池塘、盐田、水田等多种湿地生境,适应性强。
鸣声
飞行时发出响亮而有辨识度的降调笛音“tyu~tyu ~tyu”,通常重复3次,也会持续鸣叫;示警时发出单音节、尖锐的“chip”声。
识别
中型偏灰色鹬。跗跖粗壮近绿色,灰色喙长而粗且略向上翘。上体灰褐色并具杂斑,翼尖和尾部横斑近黑色,下体白色,喉、胸和两胁具褐色纵纹。背部白色长条于飞行时尤为明显。翼下具深色细纹(小青脚鹬为白色)。与泽鹬的区别在于体型较大、跗跖较短且鸣声独特。
分布
繁殖于古北界从英国至西伯利亚,越冬于非洲、南亚次大陆、东南亚、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在中国为常见冬候鸟,迁徙时见于大部地区,集大群越冬于西藏南部及长江以南包括台湾、海南在内的大部地区。
习性
喜沿海和内陆的沼泽及大河的泥滩。通常单独或三两成群。觅食时喙在水里左右甩动,并紧张地上下点头。
迁徙
洲际性迁徙大多数是迁徙性的,尽管有些种群只进行短距离迁徙。迁徙以广阔的前线陆地迁徙为主,但最多的鸟类通过沿海地区。在欧洲主要是从南西南向迁徙。渡鸟在晚年4月底至5月中旬在瓦登海(Wadden Sea)停歇和换羽,许多芬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鸟类选择这里作为中途停歇地和换羽地;其中一部分鸟类继续迁往摩洛哥。大多数古北界的鸟类都是横跨撒哈拉沙漠的候鸟。一些非繁殖鸟类全年停留在南方。春季迁徙更为直接,没有大规模的沿海集中迁徙。从俄罗斯越冬的鸟类被认为会穿越东欧和南欧。在东亚,它们经过千岛群岛、司令群岛、朝鲜、日本、中国东北和新几内亚,主要迁徙到澳大利亚北部沿海。雌鸟在6月下旬开始迁徙,但大多数成年鸟类在7月抵达瓦登海,随后是幼鸟在8月抵达。它们在8月至9月抵达南非和澳大利亚,3月早些时候开始北迁;抵达西澳大利亚后可能会继续向东南方向迁徙;东南澳大利亚的数量会继续增加,直到3月。(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 (eds), 1996)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
拍摄者:阿池
-
拍摄者:阿池
-
拍摄者:阿池
-
拍摄者:阿池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刘洁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