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鹨: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小 (导入1个版本) |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2024年5月7日 (二) 07:57的版本
编号 | 1387 |
中文名 | 山鹨 |
英文名 | Upland Pipit |
拉丁名 | Anthus sylvanu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雀形目 |
科 | 鹡鸰科 |
体长
17-18cm
生境
繁殖期活动于多灌丛的草地及陡峭岩地,冬季活动于低海拔的相似生境。香港的种群繁殖于海拔500m左右的矮山,其他地区的个体多居留于海拔1200-3000m的山地。
识别
大型浓棕黄色鹨。体具褐色纵纹,眉纹白色。似理氏鹨和田鹨,区别为体羽偏褐色、下体纵纹区域较大、喙较短而粗、后爪较短且鸣声不同。尾羽窄而尖,腋羽浅黄色。喙、跗跖偏粉色。
分布
伊朗东部、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南部。在中国,不常见于四川、云南和长江以南大部有草和灌丛的丘陵地区。
习性
单独或成对活动。尾部急剧抽动而非摆动。
鸣声
繁殖期在空中或突出栖处发出持续的高音调的“zipzipzipzip”声;鸣叫为似麻雀的“chirp”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