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口铜鱼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序号 401
中文名 圆口铜鱼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硬骨鱼纲
鲤形目
鲤科
拉丁名 Coreius guichennoti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英文名
IUCN红色名录等级 NE
CITES 未列入
体长 30 - 60cm
体重 1 - 5kg
类型 水生野生动物
备注 仅限野外种群

形态特征

体长,头后背部显著隆起,前部圆筒状,后部稍侧扁,尾柄宽长。头小,较平扁。吻宽圆。口下位,口裂大,呈弧形。唇厚,较粗糙。口角具较长的游离膜质片。唇后沟间距较宽。具须1对,极粗长,后伸达胸鳍基部。眼甚小,距吻端较至鳃盖后缘为近。鼻孔大,鼻孔径大于眼径,位置靠近眼前缘。鳞较小,游离部分略尖长,胸鳍基部区覆盖多数不规则排列的小鳞片,腹鳍和尾鳍基部同样覆有若干小鳞。背、臀鳍基部具鳞鞘。侧线完全,极平直。背鳍较短,无硬刺,外缘深凹形,第一、二根分枝鳍条显著延长,其起点至吻端与至臀鳍基部中点距离相等。胸鳍宽且大,特别延长,前数根鳍条甚长,末端远超过腹鳍起点。背、腹鳍起点相对或腹鳍稍后,腹鳍至胸鳍基部距离小于至臀鳍起点。肛门靠近臀鳍,位于腹、臀鳍间的后1/6~1/7处。臀鳍起点至腹鳍基较至尾鳍基部为近。尾鳍宽阔,分叉,上下叶末端尖。上叶较长。下咽骨宽,下咽齿发达,齿略呈侧扁,第一枚齿末端具尖钩。鳃耙较短小,不发达。肠管粗,其长一般略大于体长,为体长的0.9~1.2倍。鳔2室,前室包于厚膜质囊内,长圆形,略平扁,后室粗长,为前室的2.5~4.0倍,但普遍退化,或前室极小。后室粗长,长达前室的5.0~6.0倍;或前室大,后室极细长;部分个体前、后室均大。腹膜银白色略带金黄。


栖息地

圆口铜鱼为下层鱼类,栖息于水流湍急的江河,常在多岩礁的深潭中活动。


食性

食性杂,以水生昆虫、软体动物、植物碎片、鱼卵、鱼苗等为食。


繁殖

圆口铜鱼产卵期在4月下旬至7月上旬,以5-6月初较为集中,产漂流性卵,迅速吸水膨胀并在顺水漂流中发育孵化。


地理分布

圆口铜鱼分布于中国长江上游干支流和金沙江下游以及岷江、嘉陵江、乌江等支流中。


参考文献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图鉴[M]. 北京 : 海峡书局, 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2023年CITES附录中文版 http://www.cites.org.cn/citesgy/fl/202302/t20230227_734178.html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http://www.yyj.moa.gov.cn/gzdt/202102/P020210205564727206658.pdf